中共十八大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了凝练,将过去较长的表述精简为24个字:“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十八大报告强调:“要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一重要论述是我们党立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实践作出的重大理论创新,反映了我们党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问题的最新认识,体现了我们党高度的理论自觉和文化自觉,必将极大地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论述,所包含的都是社会主义最基本、最核心、最重要的价值理念。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发展目标上的规定,是立足国家层面提出的要求,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奋斗目标;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价值导向上的规定,是立足社会层面提出的要求,反映了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属性;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道德准则上的规定,是立足公民个人层面提出的要求,是社会主义国家公民应当遵循的根本道德准则。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相互联系、相互贯通,实现了政治理想、社会导向、行为准则的统一,实现了国家、集体、个人在价值目标上的统一,兼顾了国家、社会、个人三者的价值愿望和追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采取这样一种开放性的表述方式,反映了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规定,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要求,昭示了中国共产党长期奋斗的一贯主张。表述继承了中华传统文化精华,汲取了人类文明优秀成果,既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的共性又涵盖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个性,既坚守国家社会的目标又张扬了人的主体性,既有深厚的传统底蕴又有鲜明的时代特征,符合历史、合乎实践,贴近民情、顺乎民意,能够发挥出广泛的感召力、强大的凝聚力和持久的引导力。
道路关乎命脉、关乎前途、关乎幸福。核心价值观与我们的事业紧密相连,价值观只有通过各种方式灌输和传递给,内化为社会群体和个人的意识,外化为群体和个人的行为规范,最终才能产生凝聚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能停留在说的阶段,现在就要从我做起来,我们应该倡导员工爱员工、员工爱企业、企业爱国家,用爱的循环拉近人心,产生动力,为实现国家、社会、个人三者的价值愿望做出努力和贡献。
《中民燃气》编辑部整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