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首页
 经验交流
 
安全管理  
经验交流  
技术标准  
法律法规  
 
 
浅谈管道燃气隐患及治理

宁强

    随着经济的发展,物质的丰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城市气化率也在不断推进,对于燃气管网的负荷也越来越大。相对应的,燃气管网也在不断地建设及老管网在不停地老化,安全隐患也就随之凸显出来。如何将安全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或者提前进行预防,现就本人的相关工作经历和经验与同仁们分享。
    管道燃气进入用户会经历以下几步:气源站→长输管线→门站→市政管线(庭院)→调压设施设备→用户(其中还包括阀井、低压管道等),每一个环节在运行过程中都可能出现安全隐患。
    长输管线可能面临的安全隐患有哪些呢?不能抗拒的自然腐蚀、电化学腐蚀,管道途经地的构(建)筑物占压,沟、河、渠、漕、桥、路穿跨越,植物根茎缠绕,局部开挖等。这当中除了管道的自然腐蚀外,其他应该都是可控的:电化学腐蚀可以采取阴极保护,占压、穿跨越、缠绕、开挖,除公司巡线人员加强巡护外,还可以在当地发展区域巡护员,就是在管道途经地的某一段,或发生隐患概率相对较高的路段,聘请当地人员进行巡护,此举可以加大对重点管线(管段)的巡护力度及频次,降低隐患发生概率。
    对于场站,它是公司正常营运的命脉,如何加强场站的安全管理,是管道燃气公司重要的日常工作。场站,重点防火单位,我觉得有以下几点应加强监控:特定区域禁火防火是必须严格执行的,防雷防爆是必须加强监察的,防泄漏是必须加强巡查的,防止人员误操作是必须加强培训的,防止流程设备锈蚀、卡死,仪表误差增大等是必须加强维护保养的,防止外来人员带来的潜在隐患是必须加强进站人员审查的。当然,这些还不能囊括场站的安全隐患类型,但是只要真正了解了生产环节的每一个步骤,有预防性地开展工作,我相信场站的安全管理一定能得到有效控制。
    当燃气经场站进入城市管网后,我们的市政(庭院)管线就成了重点监控对象。大家都知道,很多重大燃气事故的发生都与城市管网密切相关,比如近年发生的“青岛输油管道爆炸事件”、“泸州燃气爆燃事件”等,这当中除了一些不可避免的客观原因外,对安全隐患的不重视、存在侥幸心理、执行不到位、凭经验办事等人为因素是主要原因。那么市政(庭院)管线隐患的形成又有哪些原因呢?这和长输管线有些类似但又有很大不同。自然腐蚀不可避免,随着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而形成的占压、包围越来越严重,老旧管网穿越城市下水道、窨井的现象还大大存在,城市建设造成的管道破损、爆裂也时有发生,阀井积水阀门锈死也成了维护维修的难题,等等。为了保证管线安全、正常地运行,首先我觉得对于使用年限已经久远、运行状况欠佳、安全评价已到报废临界的一些管网,应该把其列入近期整改计划或者直接更换,不能等到已经泄漏或出事故了再来更换;其次,一定要加强管线巡护,特别是暂未处理且一直在运行的穿越下水道、窨井的市政主管,此情况巡护一定要使用相关仪器设备,若有异常一定要先采取防护措施,必要时及时向政府相关部门报告;还有就是市政工程建设段、管网密集区域、商品房重建、扩建区域的巡护,这样可以避免管网遭到不必要的损坏;第三,阀井、阀门必须定期巡检,若阀井积水过深或杂物过多会影响阀门关闭速度,势必会影响到抢险效果;而阀门开关的灵活性也是影响抢险及施工效率的关键,所以,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阀井、阀门的好坏将直接影响事故的发生及事故后果。
    经调压设施调压后燃气经过低压管线进入用户。调压设施是否能正常工作也是影响户内燃气安全的重压因素。燃气压力超压时,安全阀能否及时启动,灵活性如何,压力调整的低值、高值是否在规定范围之内,输出压力是否正常,都将影响用户的使用及安全;如果调压设施故障直接形成通路,将直接影响到用户表具、燃具乃至用户自身的安全;附件的锈蚀、老化造成泄漏,调压设施周围就形成了隐患区域。所以,调压设施维护、检修的重要性也显得尤为重要。
    而对于用户呢,安全意识形态及认知程度有高有低,部分用户会根据自己的房屋结构或装修想法对燃气管道进行改造,因此就会出现私改、私拆、私拉乱接、包管、封管、使用过长软管等隐患。我觉得在对用户进行日常安全管理时,除了规定的进户检查外,在用户使用初期就应把好开气关,凡出现有以上或类似情况的应该耐心向用户说明此举的危险性,以及国家对此的相关规定而不予开气,从源头上杜绝隐患发生的可能性。相应的,向用户介绍改管流程,由公司或有相关资质的专业公司进行改造,既保证了安全性也保证了合法性。同时,可以向用户推荐一些提高安全系数的材料,比如原来连接燃具使用的是塑料增强软管,会出现鼠咬、烫破等现象,而现在在燃气领域使用的金属波纹软管,不仅使用的时间相当长,而且可以防鼠咬、防烫破,可以有效降低此类隐患的发生。
    以上观点仅局限于本人的认知范围之内,不对之处敬请各位领导、专家和同仁指正。同时,为了保证燃气安全的长期、高效运行,愿与大家共同探讨在燃气安全方面的方法、经验,希望大家能积极参与。

( 作者系管道燃气营运管理中心员工)

 

 
 
北京中民燃气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京ICP备06020477号-2] [京公网安备11030102010952号]                  首页 | 站点地图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法律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