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首页
 随写杂谈
 
随写杂谈  
在线留言  
 
 
浅谈企业安全管理

陈本忠

    近期我国安全生产事故频发,尤其是天津港“8.12”瑞海公司危险品仓库特别重大火灾爆炸事故造成的重大人员伤亡、经济损失和社会影响,教训极其深刻,该事故的发生为危化品及燃气经营企业敲响了警钟。国家发展需要一个稳定的社会,而安全生产是促进社会稳定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如何贯彻落实“企业主体责任”,搞好当前形势下企业的安全生产是当前急需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就天津港“8.12”瑞海公司危险品仓库爆炸事故后对当前企业如何开展安全管理谈几点建议:
    一、领导重视,强化安全第一的思想
    企业要强化安全生产第一意识,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加强安全生产基础能力建设,坚决遏制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企业主要负责人一定要把安全生产工作当成“人命关天的事”,一定要认识到安全生产工作“责任重于泰山”,牢固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思想,落实各级安全生产责任制,加大安全资金投入,全面开展安全隐患大排查、大整治行动,保障供用气安全平稳。
    二、坚持“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
    由于燃气工作的特殊性,更应让所有人都意识到,安全工作不应是某几个人或安全管理部门的事情,要全员参与,坚持“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公司分管领导及各部门在安排工作时多考虑安全,要真正做到管工作的同时管好安全。
    三、加大职工安全教育培训力度
    加强职工安全教育培训,这是一项长期的基础工作,以前各级人员的培训主要以取证培训为主,要针对不同岗位人员情况,对员工的岗位职责、安全职责、管理制度、操作规程等开展行之有效的系统安全培训,如新员工的三级安全教育、全员安全培训、违章人员安全教育等。我们不但要继续坚持,而且要逐步完善、创新。进一步加强对全员的宣传教育和安全知识、安全技能培训工作,使安全培训工作经常化、制度化。
    四、开展风险管理
    开展对场站、燃气管网、调压设施及作业现场,生产经营活动的正常和非正常情况,包括新改扩建项目的规划、设计投产运行拆除各阶段的风险评价、风险控制、风险信息更新。定期对员工开展风险培训,增强从业人员的风险意识,使其认识到所在岗位的危险有害因素及存在的风险,并有针对性地制定风险控制措施,让岗位员工掌握控制风险的技能。
    五、强化现场作业监管
    安全管理工作的重点在现场管理,特别是检修和维修现场的安全管理。现场安全工作的重点是动火、进入受限空间、登高作业、临时用电、破土作业、设备拆迁等危险作业,严格作业许可证的审批把关制度,严格审核施工单位的施工资质和施工人员的从业资格。加强施工现场的安全检查力度,以审核安全作业许可证为切入点,重点从施工人员资格、防护用品穿戴、施工机具安全、物品堆放、安全措施落实等方面进行监督检查,督促施工单位落实安全防范措施。在现场管理过程中,突出安全检查的“找措施漏洞、找不安全方法、找违章行为”的“三找”要素。不断提高员工“发现隐患,管理隐患,整改隐患”的能力。
    六、推行安全标准化工作
    安全标准化是预防安全事故发生、加强安全生产管理的重要基础,是贯彻实施《安全生产法》,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的重要手段。结合公司生产经营、技术、管理、服务实际,努力探索安全标准化管理思路,营造安全标准化建设氛围,实践安全标准化管理模式。强化全公司人员安全意识和安全管理能力,将安全标准化工作全方位的融入到日常安全管理工作当中,让安全标准化管理系统、全面地指导日常安全管理工作。
    不可否认,许多特大安全事故都具有意外性、复杂性和突发性,然而就是这种不严格要求安全生产管理的工作态度,造成了天津“8.12”血的教训,又一次敲响了安全管理的警钟,警醒着我们的企业在安全管理方面不应忽视可能导致安全事故发生的任何一个细节,重视每一个生产操作步骤,以安全责任制度让安全生产责任深刻烙印在每一名企业员工的心中,做到用心生产、安全生产。企业应严格要求每一名员工在生产过程中的每一步都做到不疏忽、不大意,因为安全生产不仅是对自己的生命安全负责,也是对他人的生命安全负责。
    其实我们在事故发生前并不缺乏法规、制度、监管、预案,安全工作关键在落实,因为只有将安全生产铭记于心,真正做到时刻将安全生产放到第一位,将安全管理工作落实到位,才能做到万无一失,避免事故发生。

(作者系重庆中民燃气有限公司安全运营部经理)

 
 
北京中民燃气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京ICP备06020477号-2] [京公网安备11030102010952号]                  首页 | 站点地图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法律声明